中国网财经6月5日讯(记者 杜丁)《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白皮书”)日前正式发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白皮书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共同发起,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张建中研究员领衔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团队牵头,组织全国相关临床、基础、肿瘤、慢病及公共卫生领域专家共同完成,是国内第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诊疗防控手册。
我国近半数居民感染幽门螺杆菌
据了解,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与多种重大慢性疾病相关的致病菌,具有传染性,可引发包括幽门螺杆菌胃炎、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胃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等多种胃肠道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后难以自愈,若不治疗往往呈终身感染状态,严重情况下可引发胃癌。
在我国,居民幽门螺杆菌总体感染率近50%,具有人群感染率高、疾病负担重、耐药率高的特征。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唯一确定的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性病原体,被列为I类致癌因子。
张建中
张建中表示,针对目前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和防治现状,白皮书从整体层面制定幽门螺杆菌防控策略,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下,以基层为重点,把幽门螺杆菌防治融入当地政策,多措并举,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人群,政府、社会、个人协同推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防控策略。将有效指导疾病精准防控,助力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治手段在我国加速实施,助力提升中国消化系统疾病防控能力,进一步降低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疾病负担,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除关注感染者及其家庭成员的诊断及根除治疗外,人群干预策略是从整体层面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疾病负担的最有效策略,整体人群干预可快速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疾病负担,并对胃癌起到一级预防作用,具有突出的成本效益优势。
白皮书针对不同感染人群提出了不同的防治措施和建议。首先,对于胃癌高发区的人群采取“筛查-治疗”策略,这是由于中国胃癌高发区人口集中了相当比例的胃癌病例,对人群实行幽门螺杆菌感染干预是胃癌的一级预防措施,可降低43%~52%的胃癌发生风险,从高发人群入手干预符合中国国情的策略选择。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幽门螺杆菌感染干预扩展到非胃癌高发区人群将是未来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方向。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有效减少传染源
白皮书中特别强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应重视合理诊疗及根除治疗。根除治疗应遵循“检测-治疗”原则,一旦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无抗衡因素存在,均应鼓励进行根除治疗。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根除治疗会减少或消除幽门螺杆菌长期慢性炎症的全身影响,包括消除胃黏膜炎症、加速溃疡愈合、降低溃疡复发率、减轻胃黏膜病变等。
对于家庭的诊疗策略,白皮书明确指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家庭成员是持续存在的传染源,与其共用生活器具和密切接触是导致部分其他家庭成员感染的重要原因,如果家庭成员中仍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存在,即使个别成员根除治疗成功,也存在较高的再感染风险。家庭成员中与感染者共同居住的成年人,如无抗衡因素,应积极检测和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家庭成员的感染和再感染风险。
胡伏莲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胡伏莲教授表示,预防和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特别是作为一级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生率,将成为医疗卫生工作的优先事项之一。“白皮书将助力完善医院对消化疾病的防治体系建设,提升医务工作者对幽门螺杆菌诊疗的救治能力,为下一步规范化诊疗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会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幽门螺杆菌及其感染危害的客观、科学认知,加强患者对于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视以及致癌因素的预防筛查意识,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东方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8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