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南源计算,黑龙江的长度就是4440公里;如果以北源计算,黑龙江的长度就是5498公里,超过了黄河的5464公里。黑龙江的流域面积为185.6万平方公里,而长江是180万平方公里。
(资料图片)
千万别忘记,黑龙江是中国第二大河流,它的各项指标都高于黄河。
提到中国最大的两条河流,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长江和黄河。长江,是毫无争议的中国第一大河,其长度、流域面积和径流量都位居中国第一位。
在世界上来说,长江也是排名第三的,仅次于亚马逊河和刚果河,力压美国的密西西比河。
而黄河呢,长度为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为7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第二长的河流。
但是,黄河的径流量太小,其年径流量只有580亿立方米,低于珠江、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闽江等河流,甚至比不过长江的一些河流。因而从水量上来说,黄河难以成为了第二大河流。
目前,境内第二大河流是珠江。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的乌蒙山区,全长2320公里,流域面积4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第三长的河流。
在水量方面,珠江的年径流量达到了3300亿立方米,位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长江,是黄河年径流量的7倍。因此,从水量上来看,珠江是中国第二大河流。
不过总体上来说,黄河和珠江各有优势。黄河的长度、流域面积远超珠江,并且在历史底蕴上被视为中国的母亲河,因而常常被人们视为第二大河流,和长江并称。
而珠江只是水量上占据优势,在知名度、文化底蕴等方面也难以和黄河匹敌。因此,说珠江是中国第二大河流,人们总觉得心里有道坎过不去。
实际上,这个问题曾经并不存在,因为中国有一条河流在各方面都可以说是第二大河流,它就是黑龙江。
黑龙江发源于蒙古高原,它有两个源头,分别是南源额尔古纳河和北源克鲁伦河。
如果以南源计算,黑龙江的长度就是4440公里;如果以北源计算,黑龙江的长度就是5498公里,超过了黄河的5464公里。
黑龙江的流域面积为185.6万平方公里,而长江是180万平方公里。在水量方面,黑龙江在入海口的年径流量达到了3408 亿立方米,超过了珠江的3300亿立方米。
因此,从长度、流域面积和水量上来看,黑龙江都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二大河流。因为黑龙江有以上的规模,因而也被视为世界10大河流之一。
在历史上,长江、黄河孕育了农耕文明,而黑龙江则孕育了游牧文明。
黑龙江流域的大兴安岭是中国东胡系游牧民族的发源地,鲜卑、契丹、室韦、蒙古都是从这里走出去,从而征服蒙古高原、亚欧大陆的。
蒙古高原上著名的温度尔汗位于黑龙江上游,这里就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地。
黑龙江的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又孕育了肃慎、靺鞨、扶余、女真等民族,曾经建立了扶余、高句丽、渤海、金国、后金(清)等著名的政权和王朝。
黑龙江在古代名为“黑水”,蒙古语称呼为“喀拉穆伦”,满语称呼为“萨哈连乌拉”,这里的“喀拉”“萨哈连”是黑色的意思,而“穆伦”“乌拉”是河流的意思。
鄂温克族称呼为“阿玛勒”,是现在俄语“阿穆尔河”称呼的来源。“黑龙江”一词最早出现于《辽史》,当时的人们还错误地认为松花江是黑龙江的正源。
早在西周时期,黑龙江流域的民族就和中原建立了联系。
当时,东北的肃慎向周武王“进贡”了“楛矢石砮”,于是周人就说“肃慎、燕、亳,吾北土也。”此后历代都将肃慎进贡弓箭等视为臣服的标志,实际上,当时的肃慎只是和中原进行贸易。
到唐朝时期,中原和黑龙江流域的联系加强了,先后在此册封了渤海、室韦、黑水等都督府,获得了名义上的隶属关系。
而渤海大规模学习中原文化,发展成为了“海东盛国”,这是汉文化第一次大规模传入到黑龙江流域。
此后,东北的契丹、金国相继崛起,将整个黑龙江疆域纳入到了版图之内。建立金国的完颜部就崛起于松花江下游一带,其最早的首都就是今天黑龙江省的会宁。
金国灭亡之后,蒙古和元朝继承了对东北的统治,蒙古在此设置了征东元帅府,其驻地就在黑龙江入海口不远处的特林。
明朝也一度在这里设置奴儿干都司,不过只为此了大约20年。
明朝后期,俄罗斯殖民者到达了黑龙江流域,他们趁着清兵入关之际,占领了黑龙江以北的地区。
康熙时期,平定了“三藩之乱”,统一了台湾,于是对俄罗斯发动了雅克萨之战,收复了黑龙江以北的土地。
此后,双方进行了谈判,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两国以外兴安岭为国界,于是清朝得到了黑龙江流域的绝大部分地区。后来清朝在黑龙江下游地区设置了黑龙江将军和吉林将军。
可惜,近代到来,俄罗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趁火打劫,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100万平方公里土地抢走,逼迫清朝签订了《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
从此,黑龙江变成了界河,中国失去了黑龙江的入海口,也失去了库页岛。到了民国时期,又失去了外蒙古,于是黑龙江的源头也失去了。
尽管如此,作为中国人,一定不能忘记:黑龙江就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
在黑龙江上,有许多美丽动听的名字,如海兰泡、庙街、伯力等,这些名字现在都被改成为俄语称呼,并且都在纪念俄国的殖民者或者扩张运动。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不能忘记这段历史。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东方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8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